人身體中的火被中醫(yī)分成五種,分別是人體的心、肝、肺、胃、腎這五種火。這五種火對應(yīng)的是咱們的五臟。
我們都知道喝酒傷的最深的是肝臟和胃。因為肝臟是我們身體中解毒的最重要的器官。酒精也是需要肝臟來分解的。但是喝酒并不會引起你的肝火,因為酒只是強烈的辛辣刺激物。會對你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刺激??墒撬膊皇悄闵匣鸬闹饕?。所以說喝酒不是上火的豬喲呵原因。其實只是你之前就已經(jīng)有的上火的癥狀,而喝酒只是加快了這種癥狀的發(fā)展。要想知道你上火的根本原因,應(yīng)該從你的生活習慣中找,那樣才能知道你到底是為什么上火的。
喝酒的時候我們能全身都感覺到熱乎乎的,所以我們都會把酒當做熱性的東西來對待,其實要知道它只是有一定的刺激性,但是它的熱性并不見得有多少的。
飲用白酒有什么誤區(qū)
1、人類愛喝酒是因為遺傳
一項名為“醉猴”的研究表明,人類愛酒源自于遺傳。猿類與人類擁有一種源自同一祖先的基因,這種基因使他們都可以分解酒精。森林里的水果成熟后會掉落在地面上并且發(fā)酵,而代謝酒精的能力使我們的祖先可以食用這種含酒精的水果。
2、胖的人比瘦的人更容易醉
胖的人潛在性的一些不友好因素還有更容易喝醉這一個選項。在代謝效率相同的情況下,胖的人會比瘦的人更容易醉。這是因為瘦子的肌肉含水量比胖子高,而高含水量的肌肉能更有效地吸收酒精,從而避免大腦受到影響。日常大家還是多動動,讓自己的體型盡可能的健康點呀。
3、白酒年份越長越好喝
酒友們都覺得白酒的年份越長就會越好喝。也并非這樣,高度酒放的時間越長才越好喝,但低度酒就不適合存放了,如果低度酒存放時間長的話,那么恭喜你,你獲得了一瓶跟清水沒啥兩樣的酒。
4、人的血液里一直存在著酒精
生活中總會碰到有一些人是對酒精過敏的,但即便如此,他每100毫升的血液中也會含有0.01-0.03毫克的酒精,這是因為人體的消化系統(tǒng)自帶一種發(fā)酵功能,被稱作“發(fā)酵罐”,而發(fā)酵的產(chǎn)物,就是酒精。
5、喝酒會降低體溫
喝酒暖身是一種暫時性的感覺,這是一種錯覺,它不僅不可以讓身體暖和,反而會寒上加寒,因為酒精中的乙醇引起血管擴張,血液循環(huán)加快,喝酒后體表發(fā)熱,毛孔張開,使人體內(nèi)的大量熱量通過皮膚散發(fā),加快熱量散發(fā)速度,冷空氣很容易順著毛孔入侵,進而體溫會下降,所以喝酒不能暖身,反而越來越冷。
6、酒后吐真言
人們都會有一定的防御機制,如果我們的情緒表達后會讓我們受到傷害,那么我們就會把情緒與感情抑制起來。當我們喝醉了以后神經(jīng)會處于興奮狀態(tài),尤其是我們的語言中樞(比如說很多人喝醉了以后話會非常多),我們的這種自我防御與情感抑制也會消失,從而很多平時不敢說的都可以說出來,或者說更加容易說出來。
白酒中的微量元素
1、酯類
白酒中的主要香味物質(zhì),主要成分是己酸乙酯、乳酸乙酯、乙酸乙酯。它們對人體的作用如下;己酸乙酯具有降肺火,穩(wěn)定心肺的功能;乳酸乙酯具有促進乙醇刺激大腦皮層,使人產(chǎn)生興奮的作用;乙酸乙酯對乙醛有制約作用,它通過腎對人體不適應(yīng)的物質(zhì)加速新陳代謝功能;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被身體吸收后,水解或酶解成酸類,達到消炎擴張血管作用。
2、酸類
白酒中的主要呈味物質(zhì)。它們對人體的作用如下:乙酸具有擴張血管,延緩血管硬化的功能,并具有殺菌抗病毒的作用,促進胃液分泌,幫助消化,降血脂和膽固醇、擴張血管和延緩血管硬化,與丙三醇合用,可以去除皮膚斑跡,光亮皮膚,富有彈性。乳酸是人體必需的有機酸,能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,使人體的微生態(tài)保持平衡,抑制病毒促進有益菌生長,增強免疫力防止細胞老化等功效。酒石酸具有消炎抗病毒的作用;l-蘋果酸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,用于肝肺貧血、免疫力低、尿毒癥、高血壓等。
3、多元醇
白酒中的主要甜味物質(zhì)。丙三醇具有潤滑腸壁的作用,滋潤皮膚,加速皮膚血液循環(huán)沉積物,使皮膚光滑。環(huán)己六醇用于肝硬化、肝炎、脂肪肝、膽固醇過高等病。
4、酚類
阿魏酸是天然的抗氧化劑,也是近年來國際公認的防癌物質(zhì),被人體吸收后,具有抗血栓、抗炎鎮(zhèn)痛、抗氧化、抗自由基等作用;4-甲基-愈創(chuàng)木酚、4-乙基愈創(chuàng)木酚等酚類具有預防疾病、抗衰老,促進人體健康的作用。
5、吡嗪類
釀造類優(yōu)質(zhì)白酒中吡嗪類有三十多種,有預防心血管疾病作用,四甲基吡嗪又叫川芎嗪。
中國白酒的歷史起源
關(guān)于中國酒的起源,我們可以從古文中找到相關(guān)記載。根據(jù)晉代文人江統(tǒng)作文《酒誥》記載:“酒之所興,肇自上皇;或云儀狄。有飯不盡,委之空桑,積郁成味,久蓄氣芳,本出于此,不由奇方”。其中,上皇是指遠古神話中的伏羲氏、燧人氏、神農(nóng)氏。儀狄是指夏禹的一個屬下,時間上晚于上皇時代。關(guān)于杜康,可以說大家都比較熟悉,從曹操“何以解憂,唯有杜康”中已有相關(guān)了解。但杜康學術(shù)界的說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間的一個著名釀酒家??偠灾?,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飯倒在桑樹林,糧食郁積,久蓄則變味兒成,而不是某個特定的人物發(fā)明的。所以可以說,中國酒和外國葡萄酒一樣,最早的起源都是源自大自然的饋贈。
據(jù)有關(guān)資料記載,地球上最早的酒,應(yīng)是落地野果自然發(fā)酵而成的。所以,我們可以這樣認為,酒的出現(xiàn),不是人類的發(fā)明,而是天工的造化。一般來說,有了酒,才能有酒器,因此,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,應(yīng)該先從陶器的制造開始,否則,便無從釀起??脊艑W證明,在近現(xiàn)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制品中,已有了專用的酒器。這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,就已經(jīng)和酒發(fā)生了關(guān)系,而且當時我國釀酒技術(shù)已經(jīng)開始盛行。
以后經(jīng)過夏、商兩代,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。在仰韶文化遺址中,既有陶罐,也有陶杯。在出土的商、殷文物中,青銅酒器占有相當大的比重,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。而且,我們可以從《史記·殷本紀》關(guān)于紂王“以酒為池,懸肉為林”,“為長夜之飲”的記載,以及《詩經(jīng)》中“十月獲稻、為此春酒”和“為此春酒,以介眉壽”的詩句中推知,約在六千年前,人工釀酒就開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