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導游詞咋寫急
該怎么寫就怎么寫
還有啊,問題提的不清楚,哪里的導游詞,或者是哪個景點的導游詞,或者是歡迎詞,歡送詞?
2,寫導游詞臺州
臺州自然風光雄奇秀麗、古樸莊嚴、玄遠清幽;人文景觀源遠流長、內涵豐富、獨放異彩。名山古剎時掩時映,碧海藍天云卷云舒,自有一派江南“海上仙子國”的明媚秀色。臺州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四A級旅游區(qū)(點)天臺山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,還有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。氣候溫和,物產豐饒。游人來臺州,既可以游歷名山,觀覽滄海,尋訪古跡,棲息田園,充分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情趣,又可感受到時代的氣息和活力。
3,導游詞如何寫
1.習慣用語
習慣用語又分為兩個部分——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。
開頭語包括問候語、歡迎語、介紹語、游覽注意事項和對游客的希望五個方面,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。如:
來自×地的朋友們:
大家好!大家辛苦了!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××旅行社歡迎各位朋友來我市觀光旅游。我姓桂,是××旅行社的一名導游,大家叫我“桂導”好了。這位是我們的司機×師傅。在我市旅游期間就由×師傅和我為大家提供服務,我們十分榮幸!大家在此旅游,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:一顆是“放心”,交給×師傅,因為他的車技嫻熟,有12年的駕齡,從未出過任何事故;另一顆是“開心”,就交給桂導我好了。旅游期間,請大家認清導游旗的標志,以免跟錯隊伍。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,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。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量提出來,我將盡力解決。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、吃得滿意、住得舒適。謝謝!
告別語包括感謝語、惜別語、征求意見語、致歉語和祝愿語五個方面,放在導游詞的最后面。如:
各位朋友:
眼看火車站就要到了,桂導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。常言道“相見時難別亦難”,“送君千里終有別”。在此,桂導我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。短短幾天時間,大家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謝謝大家的合作!在幾天的游覽過程中,若有不盡人意之處,還請各位批評指正,您的意見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,您的建議將是我們改進的目標。在返程途中,如果有什么不足之處,還請多諒解。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再來我市,欣賞我們的春季湖水、夏日荷香、秋天紅葉和冬季的雪光。一年四季的美景等著您,到時桂導我再來給各位當導游。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!合家歡樂!身體健康!
2.概括介紹
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游景點的位置、范圍、地位、意義、歷史、現(xiàn)狀和發(fā)展前景等,目的是幫助旅游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了解,引起游覽興趣,猶如“未成曲調先有情”。
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游客情況,可長可短,可詳可略。(可根據需求所變)
3.重點講解
重點講解是對旅游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、歷史傳說、文化背景、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,使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有一個全面、正確的了解。這是導游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4,導游詞怎樣寫快呀
一篇完整的導游詞,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、概括介紹、重點講解三個部分。
1.見面時的開頭語
開頭語包括問候語、歡迎語、介紹語、游覽注意事項和對游客的希望五個方面,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。如:
來自×地的朋友們:
大家好!大家辛苦了!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××旅行社歡迎各位朋友來我市觀光旅游。我姓桂,是××旅行社的一名導游,大家叫我“桂導”好了。這位是我們的司機×師傅。在我市旅游期間就由×師傅和我為大家提供服務,我們十分榮幸!大家在此旅游,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:一顆是“放心”,交給×師傅,因為他的車技嫻熟,有12年的駕齡,從未出過任何事故;另一顆是“開心”,就交給桂導我好了。旅游期間,請大家認清導游旗的標志,以免跟錯隊伍。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,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。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量提出來,我將盡力解決。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、吃得滿意、住得舒適。謝謝!
2.概括介紹
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游景點的位置、范圍、地位、意義、歷史、現(xiàn)狀和發(fā)展前景等,目的是幫助旅游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了解,引起游覽興趣,猶如“未成曲調先有情”。
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游客情況,可長可短,可詳可略。
3.重點講解
重點講解是對旅游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、歷史傳說、文化背景、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,使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有一個全面、正確的了解。這是導游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。(后面最好寫上讓游客自由活動!)
4、離別時的告別語
告別語包括感謝語、惜別語、征求意見語、致歉語和祝愿語五個方面,放在導游詞的最后面。如:
各位朋友:
眼看火車站就要到了,桂導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。常言道“相見時難別亦難”,“送君千里終有別”。在此,桂導我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。短短幾天時間,大家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謝謝大家的合作!在幾天的游覽過程中,若有不盡人意之處,還請各位批評指正,您的意見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,您的建議將是我們改進的目標。在返程途中,如果有什么不足之處,還請多諒解。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再來我市,欣賞我們的春季湖水、夏日荷香、秋天紅葉和冬季的雪光。一年四季的美景等著您,到時桂導我再來給各位當導游。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!合家歡樂!身體健康!
5,如何寫導游詞
導游詞的寫法: 1、歡迎詞 (1)介紹自己和旅行社 (2)介紹司機和車型、車號 (3)介紹旅游時間、地點和形成安排 (4)表示歡迎。 2、景點介紹 介紹旅游景點,資料可以去網上搜集 3、歡送詞 (1)總結旅游情況 (2)感謝游客配合 (3)希望提出意見 (4)表示依依惜別導游的服務內容含向導、講解服務與生活服務三大塊,其中導游講解服務占著很重要的位置。游客對于區(qū)域文化、民族風情、地理歷史文化的了解完全靠導游的語言講解去認識與了解??上攵瑢в卧~解說的重要性,那么如何才能創(chuàng)作出一篇精彩而又不通俗的導游詞呢?很多人問我導游考試的導游詞與實際帶團操作中的導游詞有何分別?那么下面我就先說說導游考試中的導游詞創(chuàng)造與實際帶團操作中的導游詞寫法的異同。 一、實際團隊操作流程中的導游詞 已經做過導游的朋友知道,在實際團隊操作中。導游詞分致歡迎辭、沿途講解詞、景區(qū)講解詞、歡送辭四大類。一般歡迎辭是用在游客入境時到所下榻的飯店的路途中,或者是在前往景區(qū)上車之后所進行的。沿途講解無疑就是在前往目的地景區(qū)的途中。景區(qū)講解就是對于景點所作出的講解。歡迎辭一般是在團隊出境,結束某次旅行所做出的回顧與道別客氣語。那么在現(xiàn)實操作中,導游詞的講解無時間限制,導游詞的創(chuàng)作要求豐富性、知識性、精彩性與人情性等。⒈歡迎辭:歡迎辭分歡迎語、介紹語、導游態(tài)度語、預祝語等,在創(chuàng)作上要求具有親和力,第一時間拉攏與游客之間的距離,取得游客的信任與配合。⒉沿途講解:所在區(qū)域人文風情、歷史文化、周圍景點介紹、沿途景點講解、目的地的狀況講解等。游客出行的目的除了愉悅身心之外,對知識的渴望也很強烈。所以導游在每次接計劃之后,都要掌握所要帶的團隊從何方而來?所在之地有哪些人文風情民俗等等,屬于什么團隊性質?是否是專業(yè)職業(yè)性質團隊等等,掌握了這些,我們就要相應的掌握一些資料,以備不時之需。掌握了這些,就能更容易與游客拉近彼此的距離。當然在這個時候更重要的還是要調動大家的愉悅氣氛,多講點開心的事情讓游客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進入到景區(qū)。這些都是要在沿途所要講解的東西。⒊景區(qū)講解詞:景區(qū)講解詞就是對于景點的講解,那么在實際團隊操作中,景區(qū)講解有別于導游考試中的講解詞,景區(qū)講解詞是按照旅行的行程所到達的游覽景點所作出的介紹與講解,像景點名稱的來歷、歷史典故、民間傳說等等。在這個講解詞上面要求幽默性、知識性、引導性與懸念性等等。⒋歡送辭:歡送辭就是為某次旅行畫上圓滿的句號所作出的道別語。其中包括:此次旅行的回顧、導游服務虔誠道歉語、感謝大家配合語、希望再次光臨語等。在這個方面,歡送辭要求虔誠、誠懇、難舍、祝福、希望等。
首先是歡迎詞問好 →對游客表示歡迎 →然后介紹自己旅行社 →并代表旅行社歡迎 →介紹自己 →司機 →介紹行程安排 →說注意事項 →預祝旅途愉快!接下來就是景點導游詞,景點導游詞就是看你景點的路線怎么走,一路線為線索介紹所看到的景點
6,寫一段茅家埠的導游詞
杭州暮秋游樂活動,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湖西茅家埠的“賞蘆品茗”了?! ∶┘也菏墙觊_發(fā)的一個景點,位于楊公堤中段,除節(jié)假日外,平時游客不多。據村民介紹,“茅家埠”之名,源于明清時村口埠頭布滿茅草,野趣橫生而得名,這里也是著名“上香古道”的起點。舊時,香客到天竺拜佛,先在湖濱雇條小船,一直搖到茅家埠,泊船登岸,人們向西仰望,只見遠處天竺山雙峰削立,形同“天門”,知道佛國圣地就在眼前,香客便焚香祈禱。多數(shù)香客在茅家埠吃了素齋,沿著“上香古道”直奔天竺、靈隱。沿途寺庵、齋堂、商鋪鱗次櫛比,游客絡繹不絕。到上世紀40年代后期,從湖濱到靈隱開通了公路,游客改乘汽車前往靈隱寺,這條“上香古道”才漸漸沉寂?! 〗陙?,隨著西湖“第三堤”楊公堤的恢復,湖面擴大,使得水域延伸到烏龜嶺腳下,茅家埠剛好處在新辟的西里湖末端。游客車到茅家埠,只見湖畔楊柳低垂,蘆葦搖曳,綠蔭叢中散布著幢幢充滿民俗風情的樓屋,眼前不由一亮。臨湖的茶室餐館頗具幾分幽雅超脫的氛圍,門前停了不少遠道而來的汽車。游客登樓入室,飲酒品茗,推窗可望湖上新景,別具一番風情。 茅家埠“野趣”雖人工營造,但不失真實樸素,游人漫步“鄉(xiāng)間小路”,“荒蘆”叢生,灘涂卵石雜陳,由硬木排支撐的棧道直通蘆蕩深處。蘆葦之中,野鴨戲水,候鳥低飛,好一幅鄉(xiāng)野情趣圖。秋濃,何不攜友到杭州茅家埠思古賞蘆品茗去
1.習慣用語
習慣用語又分為兩個部分——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。
開頭語包括問候語、歡迎語、介紹語、游覽注意事項和對游客的希望五個方面,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。如:
來自×地的朋友們:
大家好!大家辛苦了!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××旅行社歡迎各位朋友來我市觀光旅游。我姓桂,是××旅行社的一名導游,大家叫我“桂導”好了。這位是我們的司機×師傅。在我市旅游期間就由×師傅和我為大家提供服務,我們十分榮幸!大家在此旅游,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:一顆是“放心”,交給×師傅,因為他的車技嫻熟,有12年的駕齡,從未出過任何事故;另一顆是“開心”,就交給桂導我好了。旅游期間,請大家認清導游旗的標志,以免跟錯隊伍。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,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。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量提出來,我將盡力解決。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、吃得滿意、住得舒適。謝謝!
告別語包括感謝語、惜別語、征求意見語、致歉語和祝愿語五個方面,放在導游詞的最后面。如:
各位朋友:
眼看火車站就要到了,桂導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。常言道“相見時難別亦難,送君千里終有別”。在此,桂導我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。短短幾天時間,大家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謝謝大家的合作!在幾天的游覽過程中,若有不盡人意之處,還請各位批評指正,您的意見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,您的建議將是我們改進的目標。在返程途中,如果有什么不足之處,還請多諒解。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再來我市,欣賞我們的春季湖水、夏日荷香、秋天紅葉和冬季的雪光。一年四季的美景等著您,到時桂導我再來給各位當導游。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!合家歡樂!身體健康!
7,寫一篇導游詞
懸空寺導游詞
各位朋友:
大家好!歡迎您在這個吉祥美好的日子,光臨中華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。
莽莽蒼蒼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,有許多奇特的景觀,古有“恒山十八景”之說,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的懸空寺。
懸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(公元491年),金、明、清均有重修,現(xiàn)為明清建筑風格,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整個建筑具有險、奇、巧的特點,共有樓閣40余間,從低到高三層迭起,最高處三教殿距峽谷深處的高度曾為90余米,由于1500余年峽谷河床沙石沉積,現(xiàn)高度僅為45米,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臨險境的感覺。這座純木構建筑,矚目遠望,仿佛是一幅玲瓏剔透的浮雕,大有凌空欲飛之勢,鬼斧神工,令人嘆為觀止。民間道:“懸空寺,半天高,三尺馬尾空中吊”,大詩人李白則用“危樓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,不敢高聲語,恐驚天上人”來形容之。據史料記載,初建時,寺院高出地面近百米,而支撐寺院的僅僅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柱子。懸空寺為什么建在這懸崖峭壁之上而不與地相接?據史料記載,南北朝時期,隨著政治勢力的分裂,道教也分為南北天師道場。北魏時期,太武帝拓跋燾崇信道教,曾一度滅佛興道,并且迎請嵩山道士寇謙之來京都平城設立道壇。太和十五年(公元491年),孝文帝拓跋宏下詔將天師道場移到恒山,就在當年,按照寇謙之道長“上延霄客,下絕囂浮”的遺訓修建了“崇虛寺”,后來人們根據崇虛寺建筑懸空的特點,改稱如今的“懸空寺”。
懸空寺以西為正,大門朝南,整個建筑由南向北擴建而成,越往北走地勢相對越高越狹窄。寺院由三部分組成,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層式的樓閣,內設懸梯連接。第一部分是一個標準的寺院布局,由于建于懸崖峭壁之間,所以將一個平面的寺院布局立體化了。第一層是禪堂;第二層是大雄寶殿的兩個配殿,為比肩式樓閣。真正體現(xiàn)“懸”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。兩座樓之間飛架懸空棧道連接,半插飛梁為基,巧借巖石暗托。插入巖石里的橫梁使用當?shù)禺a鐵杉,事先用桐油浸過,起到防蟲防腐作用。之前先將木楔置于洞內,后將橫梁插入,因石洞口小肚大,外邊用力越大里邊咬合就越緊,這樣固定的橫梁就把壓力傳到了巖石上。在橫梁的下面用木柱支撐,這些木柱長短不一,有的著力,有的則虛設,甚至可以晃動,根本不受力,懸空寺像這樣形似虛設、可以晃動的支柱有十多根。當然,這些虛柱不僅僅是作為裝飾用的,一般情況下并不吃力,一旦承重壓力增大,就起到一柱頂千斤的作用,從而使懸空寺形成一座似虛而實、似危而安、危中見俏的奇特建筑
懸空寺的選址充分顯示出它的合理性,沒有花費巨大的勞力去改造地貌,而是因地制宜,巧妙地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依勢造殿,顯示出各殿閣的主次錯落和強烈的節(jié)奏感。寺廟建筑半藏絕壁之中,上有巨崖掩護,兩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擋,下雨時雨水順崖而下,正好滴在寺廟前檐流入峽谷,避開了雨水對殿宇的侵蝕;山風吹來兩旁突出的石壁減緩了風勢,減少了對寺廟的威脅。另外,對面高聳的恒山主峰天峰嶺遮擋太陽,相對縮短了寺廟的光照時間,就是日照時間最長的夏至時節(jié),每天也只有三四個小時。這些因素是懸空寺巍然屹立1500多年,仍然保持原有風采的重要原因。
懸空寺不僅以建筑奇巧著稱于世,最主要的就是反映了“三教合一”的宗教思想。全寺共有大小殿宇40間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“三教殿”。三教殿是體現(xiàn)“三教合一”的典型殿閣,位于懸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層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,中間為佛教創(chuàng)始人釋迦牟尼,左邊為儒家創(chuàng)始人孔子,右邊為道家鼻祖老子,三教供于一殿,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筑中極為罕見。集中體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民族共融,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。
懸空寺不僅外形美觀,轉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樣具有藝術價值。木梯上用鐵釘組成數(shù)十種蓮花狀的圖案,如繁星燦爛,似鐵水迸濺,令人賞心悅目,堪稱古寺一絕。既起到保護木板和裝飾的作用,又賦予了深刻的寓意。香客進寺,踏步而上,可謂“步步登蓮,吉祥如意”。集實用、裝飾、宗教價值于一身,可見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用心。
全寺共有銅鑄、鐵鑄、木雕、石刻、脫紗等塑像80余尊,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寶殿內的3尊脫紗佛像。其做法先用膠泥塑成泥胎,再用南方生產的麻(也叫夏布)一層層地裹,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,再磨光、油漆、上彩、貼金。塑完后把里邊的泥胎從底部掏出,整個塑像形成空殼,高度達50厘米的塑像,凈重不超過3公斤,為懸空寺塑像中的一絕。
古往今來,懸空寺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。公元735年,大詩人李白云游至此,揮毫書寫了“壯觀”兩個大字;公元1633年,大旅行家徐霞客游歷懸空寺后,在他的游記當中留下了“天下巨觀”的贊譽;英國的一位建筑學家曾無限感慨地說過這樣一段話:“中國的懸空寺把美學、力學、宗教巧妙地融為一體,達到了盡善盡美,我真正懂得了畢加索所說‘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’這句話的含義,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,而且是全人類的驕傲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