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瓶茅臺多少道工序,一瓶茅臺酒的釀制需要多少工序

本文目錄一覽

1,一瓶普通茅臺從投料到出廠要幾年

一瓶普通茅臺從投料到出廠要5年 一瓶普通茅臺從投料到出廠5年,最普通的茅臺酒,要釀出來,需要好幾年的工夫。發(fā)酵將近一年,蒸餾出來之后要在酒缸里存放大概三年,然后進行勾調(就是將不同輪次的酒以一定比例配出合適的味道),然后再存放一年左右,包裝出廠。5年,一棵樹苗可以長成大樹。5年,一棟摩天大樓可以拔地而起。5年,一艘宇宙飛船可以從地球飛到木星。5年,也是一瓶茅臺酒,從投料到出廠的30道工序,165個工藝環(huán)節(jié)。

一瓶普通茅臺從投料到出廠要幾年

2,一瓶茅臺酒的釀制需要多少工序

30道工序。茅臺酒的主要工藝流程包括制曲、制酒、貯存、勾兌和包裝五個過程。一瓶普通茅臺酒從投料至產品出廠經過30道工序、165個工藝環(huán)節(jié)的錘煉,至少需要5年時間。茅臺酒釀造遵循“12987”工藝,即端午制曲、重陽下沙、1年生產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發(fā)酵、7次取酒??偨Y下來,釀造工藝主要分為四個大的工序:制曲、制酒(第一輪下沙、第二輪下沙、七次取酒)、貯存勾兌、包裝。茅臺釀造工藝流程:茅臺酒以優(yōu)質高粱為原料,用小麥制成高溫曲,而用曲量多于原料。用曲多,發(fā)酵期長,多次發(fā)酵,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,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、品質優(yōu)異的重要原因。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(生糧)、八次發(fā)酵、九次蒸餾,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,再陳貯三年以上,勾兌調配,然后再貯存一年,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,綿軟柔和,方準裝瓶出廠,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。以上內容參考:百度百科-茅臺酒釀制技藝

一瓶茅臺酒的釀制需要多少工序

3,一瓶普通茅臺從投料到出廠要幾年

一瓶普通茅臺從投料到出廠要五年時間。歷經30道工序,165個工藝環(huán)節(jié),其釀酒工藝被稱為中國白酒工藝的活化石。貴州茅臺酒從聞名國內到走出國門,貴州茅臺酒廠的四萬多名各個崗位的員工功不可沒。茅臺酒廠的員工已高達4萬余人,這種堅持人工投產的匠心,正是貴州茅臺酒醬香醇厚、美名遠揚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鑒別真假茅臺酒瓶蓋上的茅臺標志(即防偽標)應正對正前方,生產日期則在正后方。瓶蓋上的茅臺標志應在火漆外面,是熱封的。茅臺有“五星”和“飛天”兩種標識,酒質完全是一樣的,何時間段生產何種圖案的酒?!帮w天”的仙女頭上有兩顆珍珠,用五倍放大鏡可以看到。

一瓶普通茅臺從投料到出廠要幾年

4,一瓶普通茅臺酒的釀制經歷了三十道工序和多少個工藝操作環(huán)節(jié)

一瓶普通茅臺酒的釀制,經歷了30道工序和165個工藝操作環(huán)節(jié)。茅臺制作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,具體如下:第一階段:制曲小麥經破碎,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,用稻草間隔入倉發(fā)酵40天后拆曲,貯存6個月后投入制酒生產。第二階段:制酒投料階段:重陽開始分2次投料,即下沙和造沙。下沙高粱經破碎后加熱水潤糧,次日加母糟蒸糧,下甑攤晾,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勻堆積,達到工藝要求,入窖發(fā)酵30天后開窖取醅,再與造沙經破碎、潤糧后的高粱拌勻,從蒸糧開始重復上述工序。餾酒階段:餾酒階段共有7個輪次,每個輪次均經攤晾、加曲、堆積、入窖和餾酒操作。制酒過程共經歷9次蒸煮(餾),8次攤晾、加曲、堆積、入窖,7次取酒,一年一個生產周期。第三階段:貯存與勾兌基酒(輪次酒)分醬香、醇甜香、窖底香3種典型體貯存于陶壇中,將不同輪次、不同典型體、不同酒度、不同酒齡的基酒進行勾兌,勾兌后貯存于陶壇。貯存勾兌工序至少歷經3年。第四階段:檢驗與包裝勾兌后的酒經檢驗合格后,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裝出廠。

5,一瓶普通茅臺酒的釀制經歷了30道工序和多少個工藝

一瓶普通茅臺酒的釀制經歷了30道工序和165個工藝。茅臺酒釀制技藝是一種獨特的傳統(tǒng)釀酒工藝。茅臺酒生產工序流程包括制曲、制酒、貯存、勾兌、包裝5大流程,從制曲到包裝,歷經高溫制曲、制酒,兩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發(fā)酵,七次取酒,長期貯存,精心勾兌、包裝,共計30道工序,165個工藝操作環(huán)節(jié)。165個工藝環(huán)節(jié)里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一位辛勤的工人師傅在背后默默的奉獻。正是有了在茅臺生產中最普通卻又最不平凡的釀酒工人,才使得茅臺酒走出國門,名揚世界。茅臺制造工藝的特點茅臺的制造工藝的特點可以概括為“三高”、“三長”和“季節(jié)性生產”,這是茅臺工藝的獨特之處。 茅臺工藝的“三高”是指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、高溫堆積發(fā)酵、高溫餾酒。茅臺酒工藝中的“三長”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、大曲貯存時間長、茅臺酒基酒酒齡長。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,同一批原料要經過九次蒸煮(烤酒)、八次發(fā)酵、七次取酒,歷時整整一年時間。而其他名白酒生產周期只有幾個月甚至十多天。 茅臺酒工藝的“季節(jié)性生產”指茅臺酒生產工藝季節(jié)性很強。茅臺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(jié)期進行,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。采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梁的收割季節(jié);二是順應茅臺當地氣候特點;三是避開高營養(yǎng)高溫生產時節(jié),便于人工控制發(fā)酵過程,培養(yǎng)有利微生物體系,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;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(jié),象征天長地久,體現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。

6,茅臺酒基酒生產有幾個輪次

茅臺酒基酒生產有七個輪次,作為“中國白酒傳統(tǒng)釀造工藝的活化石”之一,茅臺極為復雜的醬香工藝給人留下了神秘的印象。光基酒的生產,就有七個輪次。其中,第三輪次酒是茅臺酒產量,質量最為關鍵的“黃金輪次”。一二輪次酒偏酸,口感偏大曲清香酒,六七輪次酒偏苦,口感較重,三四五輪次酒的醬香風格表現較好。這七個輪次酒中,醬味、焦糊味從一輪次到七輪次是一個逐漸增強的過程,二三輪次酒略帶芝麻香,三四五輪次酒整體的質量和口感表現最好。七個輪次介紹1、一輪次酒是在頭三次蒸煮過后取出的酒,無色透明、無懸浮物。酸澀且后味微苦,度數57°左右。2、二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,但這時已經有一點醬香味兒冒頭了,口感微甜,同時有淡淡的芝麻香,后味兒比較干凈,還帶有一點酸澀味兒。3、三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,但醬香味兒開始濃郁了。味道醇和偏厚,微酸微甜,酒體醬香格局基本呈現,后味兒也很干凈,度數在 53.5°左右。4、四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,醬味兒更加突出。入口醇厚,偏甜微酸,酒味較為持續(xù),后味綿長的特點開始顯現,尾味收口干凈,回味比較淡。5、五輪次酒這時候顏色就開始變得微黃。醬香味兒突出,甜味持續(xù),口感連綿,酒體均衡性好,后味長同時還帶點焦糊味兒,尾味回味上淡淡的焦香襯托著醬香,度數大概在52.5°。6、六輪次酒相比五輪次酒焦香突出,醬香濃郁但稍顯弱化,酒體入口微苦微甘,帶有糊香,有淡淡的類似巧克力味的曲香氣息,尾味、回味較長,主要是以焦香為主的復合香回味。7、七輪次酒微黃透明無懸浮物,醬味兒很明顯,帶有類似糧食被烤焦的糊香,焦糊味回味較長,度數大概52°左右。對于喜歡重口白酒的酒友,七輪次酒很能適應他們的味口。
熱文